第一百四十二章 行路难(1 / 1)
“很多地方,很多人。书神屋 www.shushenwu.com”柏灵答道,“不过大家都有自己的办法暂时把症状藏起来……不到迫不得已,都不会说。”
“从病症刚刚开始,到最后患者不得不主动接受治疗,一般经历的时间都在十年以上。”柏灵低声道,“所以我见到的,大部分患者,基本都充分体验过了这种病带来的每一种痛苦。
“更糟糕的是,在这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里,他们往往会反复地经历创伤。”
“十年,”申集川微微颦眉,“那应该非常麻烦了。”
“是啊,”柏灵点了点头,“对他们来说,回避掉那些会勾起他们创伤的刺激已经成了习惯——只要回避掉这些刺激,就能回避掉那些负面到让他们无法处理,无法承受的情感。
“……你的治疗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吗,”申集川很快反应了过来,“这就是你给我送那颗铁球的用意?”
“将军不要把它看成治疗吧。”柏灵低声道,“你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要北上,本来就没有时间;我今后也不会再给谁做什么治疗了,我……还远远不够格。
“我只是想把我知道的一些事都告诉将军,也许能给你一些启发……其实也都很好理解的。”
两人接着往前走。
柏灵轻声道,“治疗方向一般就两条,一是识别、纠正患者一些错误的想法,一是挑战所有他们的回避行为。”
“错误的想法……”申集川皱起了眉,“比如呢?”
“比如,一个人到底会怎么理解和诠释他所经历的创伤。”柏灵轻声道,“有些灾难,其实是任何人都很难提前预知、提前避免的。
“但是在事情发生以后,人有了后见之明,就会认为自己在当时也应当有某种觉悟,某种判断,某种决定,进而挽回一切后果。
“可是,他们在当时毕竟是没有想到这一点,从而做了一些事,或是没有做一些事。
“所以这些人会一直陷在自我责难里出不来。就这么一直责难,一直后悔,想着如果当初不怎样怎样,那么现在一定就很幸福,很快乐了。
“大概就是这样的偏见……当事人需要去识别它们,讨论它们。
“人可能很少去仔细厘清,自己究竟是怎么理解那些让他们痛苦的事情的。所以,当他们之后遇到了所有类似的情况,他们就会套用自己最初的那个逻辑去解决。”
柏灵看向申集川,“要纠正这些认知,很麻烦,因为到了那个时候,这些想法往往已经根深蒂固,成了一种潜在的本能。
“自责的本能,自我厌恶的本能,先行破坏和主动放手的本能……诸如此类。
“而挑战逃避行为,比挑战认知更难。”柏灵接着道,“因为人之所以会选择回避,是因为那些刺激会唤起一些真正触动过他们的回忆。我相信在这几年的生活里,将军在回避某些事情上已经有了充分的经验,很多决定……也都已经成了习惯。
“所以要改变,尤其艰难。”柏灵轻声道。
“不过,相对的,只要逃避行为减弱了,所有的相关症状就会得到大幅的改善,而这又会进一步促进患者,去继续直面他们过往逃避的行为。
“就像开启一个泵,最难的是让它开始跑起来。
“将军你害怕爆炸声,那你可以先玩那个金鸣球,”柏灵轻声道,“适应了它的声音之后可以再试试普通的鞭炮,等鞭炮也适应了那可以再试试火铳。
“慢慢来,总是能迈过这个坎儿的。
“不过我猜,这应该不是将军唯一害怕的东西。”柏灵低声道,“……别的,我可能暂时也……帮不上什么忙。”
申集川沉默地听着。
他极为短暂地想起了一些往事,而后又很快将它们沉下了心湖。
就像先前甄氏所嘱咐的那样,柏灵陪着申集川,绕着将军府里的园林散步。
自从送了金鸣球之后,她几乎风雨无阻,每天都来。
大部分时间里,两个人之间不会像今日这样聊什么正经的要事,只是闲谈一些各自的见闻。
申集川说起了许多北境的民俗风情,也讲了一些他这些年里在战场上遇到的一些趣事,偶尔柏灵也能接上话——因为这里面有些故事,柏世钧从前也和她讲过。
每每这时,申集川便觉得谈话更有意思了一些。
申集川问了问柏灵今后的打算。
柏灵直白地摇了摇头——她不确定。
到目前为止,她去留的决定权,还从来没有落在她自己手里过。
柏灵讲起了建熙帝给她划的那个院子,讲起了那棵桂花树,还有她之前在那棵树下放的一把摇椅——原本是想闲暇时坐在那里看看书的,但实际操作起来她却发现,树下经常有蚊虫出没。
所以自从入夏之后,除了雨天,院子里一般是坐不住的。
于是申集川给了柏灵一些更有效的驱虫的办法——在城南营地的流民案过后,他对这个年轻的司药就已经有些刮目相看,亦愿意这样多聊几句。
申集川也确实在前线遇见过一些年少有为的年轻人。且十二三岁即被拜将出征而后凯旋而归的少年将军,大周也不是没有过。倘若她不是女孩子,或许能做一些更有用的事情,而不是每天枯坐在皇宫里。
这日分别前,申集川又从副官手中接过了那颗金鸣球。
“是个有趣的法子。”申集川低声道,“这治法有名字吗?”
柏灵看了看申集川手中的铁球。
“暴露冲击疗法。”柏灵答道。
申集川低声重复了一遍,而后握紧了手里的金鸣球,“还是多谢你,还有,明天司药不用来了。”
“怎么?”
“这次是真的要走了。”申集川答道。
……
内阁六部的诸位尚书此时已经在议事堂聚集在了一起。
六部之中,有三位尚书因宋伯宗谋反一案被株连,再加上这段时间朝廷兵荒马乱,也没有时间正式补上空缺,于是孙北吉从各部的侍郎里提拔了几人暂代尚书之职。
此刻,孙北吉坐在首位,正闭着眼睛凝神养气,宫里传来了今日太子要来共同议事的消息——这着实令人感到振奋。
在启泰帝驾崩已经四天了,这是太子在这四天里的第一次露面。
外头很快传来了太监们的通传,孙北吉和剩下的几位朝臣都不约而同地站了起来,出门去迎。
。
。
第一百四十二章 行路难